茶花的妈妈好不容易盼来了那一天。
她骑着别人的自行车来到了县城和那个男人见了面,男人给她买了一件很不错的衬衣。
茶花妈很高兴,仿佛又回到了做姑娘的时期,她一颗芳心暗许,和那男人逛了很久,还一起吃了顿饭,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自然而然的,回家之后对茶花的继父陈阳更加冷淡了,吵嘴也就愈发频繁和激烈。
终于,茶花妈向陈阳提出了离婚。
陈阳是不肯的,因为他舍不得小妹。
“你休想把一屁股债留给我,门都没有。”
总这样的借口拖了几个月,或许是实在厌倦了这种吵架的日子,陈阳终于同意离婚了。
那时己经是年底,茶花妈向那个男人要了几百块钱给了陈阳,说是帮他还一点债务,就这样离婚了。
她同意了陈阳的要求,留下了小妹。
新年伊始,别人家忙着走亲串友的时候,茶花陪着她母亲随着一阵喜庆的鞭炮声嫁到了邻乡的那位中年男人家里。
这男人名叫张政豪,家有祖孙三代西口人:一年迈的老母亲,一未出嫁的妹妹,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儿子。
张政豪的前妻因为婆媳不和而离婚,留下了儿子。
他们家的情况也算不上很好,虽说做点小买卖,但要养活几口人,也存不下多少积蓄。
他们家住着几间破旧的木房子,从前西人分住两个房间,如今一下新增了两口人,屋里便显得拥挤不堪了。
茶花妈用床单将那一间分隔成了两间,弄了张小床给茶花睡,张叔叔的儿子便跟奶奶和姑姑睡一间房。
中间是厅堂,堆满了农具杂物。
茶花妈有一手很好的针线活,本身又是个勤快人,张家的老太太倒还算喜欢这个新儿媳妇的。
见茶花年纪如此小,便做主让她跟着哥哥继续去上学了。
张政豪的儿子叫张光荣,比茶花大了两岁,茶花自然是要叫哥哥的。
张光荣因为母亲的离开,变得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这点倒是和茶花很像。
张家有户关系不错的邻居刘家,刘家有个女儿叫刘三妹,比茶花小一岁,正上小学五年级。
因着茶花是五年级没上完便休学的,张奶奶便让她和刘三妹一起上学,继续读五年级。
村里的小学并没有设置高年级,得到邻村去上学。
刘三妹毕竟己经在那边读了一个学期,但对于茶花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唯一的朋友就是三妹。
三妹性格开朗,听了张奶奶的嘱托便把茶花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
一向不爱说话的男孩张光荣也托付她要好好照顾茶花,经常嘱咐要二人同去同归,也好有个伴。
茶花在家里很少说话,张光荣也是如此,偶尔说上几句便是这对刚成为兄妹的人互相交换学校里的情况。
有了刘三妹的陪伴,茶花渐渐有所变化,变得更活泼了些,也和三妹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而茶花的哥哥张光荣一样很关爱她,兄妹二人之间的交流也渐渐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