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烛光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全文完结

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全文完结

笔墨成金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笔墨成金”,主要人物有叶瑾玉宋亦行,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是个好姑娘。旁边的肖政委也看过去,笑着道:“八九不离十,这小子,也算是铁树开花了。”杨司令哈哈大笑:“可不是,既然开了花,那结果就快了,以这小子雷厉风行的性子,今年咱们肯定能够吃到他们的喜酒。”揶揄道:“咱准备红包吧。”肖政委笑:“行,准备个大的。”“他们真辛苦。”叶瑾玉看着大家的训练,莫名有......

主角:叶瑾玉宋亦行   更新:2024-08-24 20: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瑾玉宋亦行的现代都市小说《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全文完结》,由网络作家“笔墨成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笔墨成金”,主要人物有叶瑾玉宋亦行,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是个好姑娘。旁边的肖政委也看过去,笑着道:“八九不离十,这小子,也算是铁树开花了。”杨司令哈哈大笑:“可不是,既然开了花,那结果就快了,以这小子雷厉风行的性子,今年咱们肯定能够吃到他们的喜酒。”揶揄道:“咱准备红包吧。”肖政委笑:“行,准备个大的。”“他们真辛苦。”叶瑾玉看着大家的训练,莫名有......

《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全文完结》精彩片段


宋亦行看着瞧自己瞧的微微有些出神的叶小同志,军帽下的双眼中笑意一闪而过,身上那锋锐的气息也收敛了许多,道:“我带你去看看军营。”

“好。”叶瑾玉坐到后座,耳根有些发热,她刚刚居然看个男人看得失神了。

“坐稳了。”

“好。”

自行车远去,躲在暗处一直看着的众人这才敢走出来。

朱兵有些不明白的道:“我怎么觉得、觉得、”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老宋刚刚的模样,就觉得有一种莫名,那词怎么用的,噢,就觉得老宋特别骚的感觉。

邓文柏到底是读过大学的,接话:“觉得刚刚的老宋,很像一只求偶的花孔雀么?”

朱兵赶紧点头:“对对对。”

看看,到底是读过书的,他就只想到了骚,人家就文艺多了。

宋亦行自然不知道战友们对自己的评价。

此时他载着心爱姑娘在军营中走着,心情很好,问:“你和大伯打算什么时候出发去卖发圈,打算到哪里?”

“后天出发吧,我想着先去饶城,你觉得怎么样?”饶城离这里两百多里路,并不远,但那里的经济不知道怎么样,她也正好想问一问宋亦行,看他知不知道。

“挺好的,饶城那边比咱这边富饶不少,发圈应该可以卖的更快。”

听他如此说,叶瑾玉高兴了:“要是卖的快,那我到时候可以多跑一趟。”

“可以的。”

两人骑着自行车,在军营中走着,不少士兵见了,都与他们打招呼。

叶瑾玉也热情大方的回应着。

而她不知道的是,某办公室窗户口,站着一位模样严肃,年纪大概五十多岁,头发两鬓已发白,穿着一身军装的男子。

此时却十分不符形象的端着一个底部缺了瓷的茶缸,正是杨司令,含着笑意的问身边的肖政委:“那就是小宋喜欢的姑娘?”

是个好姑娘。

旁边的肖政委也看过去,笑着道:“八九不离十,这小子,也算是铁树开花了。”

杨司令哈哈大笑:“可不是,既然开了花,那结果就快了,以这小子雷厉风行的性子,今年咱们肯定能够吃到他们的喜酒。”

揶揄道:“咱准备红包吧。”

肖政委笑:“行,准备个大的。”

“他们真辛苦。”

叶瑾玉看着大家的训练,莫名有一种心疼与热血感觉。

她现在看到的,还只是他们日常极小的一部分,可这些年轻的战士们,从不抱怨,不停的训练。

哪怕付出生命,也为了保护着国家,保护着大家与小家。

宋亦行道:“军人的职责本就是保家卫国,为此不惜一死,但死也得死得其所,现在他们的辛苦,是为了在战场时,活得更久。”

叶瑾玉看着大冬天,穿着薄薄军服在那里摸爬滚打的士兵们,点头:“所以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只希望你们在战场,都能够平安归来。”

这是她的真心话,她不希望有战争,更希望这些可爱的人,能够平安,因为他们也有家人等着他们,他们也只是别人的家人。

宋亦行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声音微微有些暗哑道:“走吧,我带你到其他地方去看看。”

叶瑾玉点头:“好。”

坐上自行车后座,完全不知道在远处的排长赵成对身边的副排长王亮道:“不错嘛,这才几天,老宋居然将嫂子带到军营了。”

王亮上次也在野外训练中,自然也认识叶瑾玉,点头:“那可不,就老宋这模样,应该没姑娘能拒绝。”



在田里看到自家停了一辆拖拉机时,黄建涛就赶紧上来,正好和外甥女打个照面。

叶瑾玉看他走路跛着腿,又与黄兰秀几分相似。

笑着喊:“舅,元宵节快乐!”

黄建涛愣愣的看着她,见她大步上了拖拉机。

拖拉机立马开走。

众人都是个懵的。

突然有妇人一拍手,大声道:“ 嗨,我说怎么这么熟悉,这不是前天在早河集市卖发圈,特别火的那姑娘吗?”

众人赶紧看向她,黄建涛急步回到家里。

妇人得意说:“我之前不是跟你说,我们家三妞头上的发圈,就是在早河买的吗?

这么一点点大要三毛钱,可把我心疼坏了,可谁叫我家三妞喜欢。”

受不了她的显摆,有人问:“这发圈不会就是刚刚那姑娘卖的吧?”

妇人点头:“就是她,听说这两天都在早河那边卖,生意可好了,一上午就能赚大几十块钱。”

听说一上午就能赚几十块钱,众人倒吸凉气:“天老爷嘞,咋能赚这么多?”

“你们是不知道,她那发圈,买的人可多了,还都是三毛五毛的,一天赚大几十不稀奇。”

语气中全是羡慕。

众人听她如此说,又听说黄兰秀在供销社花了好几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现在可以很肯定,黄老太这大闺女确实发财了。

看向站在那里正和母亲弟弟说话的黄兰秀,眼神都不一样了。

黄兰秀和母亲弟弟简单的叙完旧,看着厨房还冒着烟,知道他们:“还没吃早饭吧,我来帮你们做。”

挽起袖子,就走进厨房。

“秀。”黄老太想拦,不想让闺女看到那一锅没油白菜。

此时黄兰秀已经进了厨房,揭开锅的时候,硬逼的泪水,才没流出来。

明明她以前也是这样的日子,甚至比这更难,可看到这些,她总想着,人为什么这样的苦?

她将那一锅煮黄的白菜用锅铲铲出来,放到旁边装菜的脸盆里面。

又叫来两个儿子,拿出五块钱给他们:“去帮姥姥买些油和米回来。”

“好。”双胞胎跑着出去。

众人心想:哎哟,这有钱了就是不一样,花钱跟流水似的。

黄兰秀知道大家目光有深意,可也顾不了那么多。

她太知道饿的滋味了,就想让母亲和弟弟吃顿好的。

黄老太在旁边诺诺道:“ 秀、”

“妈,没事。”

笑着对黄建涛道:“小弟,帮我烧火。”

黄建涛哎了一声,跛着脚走到灶前,坐在一块用土蹲做的了凳子,开始烧火。

黄兰秀拿出肉来切肥肉,开始煎猪油,再把瘦肉剁成肉沫。

拿出买的面粉开始揉面,打算先做一些肉饼子吃。

肥肉一炸,整个屋子都飘着香味。

黄老太与小舅吞着口水,外面有孩子,吵着妈妈要肉吃。

黄兰秀将炸好的肥肉油渣装到碗里,这肉又香又脆,看着四丫与桃桃都馋着,跑到她面前眼巴巴又奶声奶气喊着:“大姑。”

黄建涛轻斥:“桃桃。”

黄兰秀横了他一眼:“干嘛凶孩子。”

先用手捏了一块喂给母亲,这才将碗递给她道:“和丫丫妹妹一起吃,不过别吃多了,呆会儿还有饼子吃。”

四丫与桃桃年纪相仿,一个鸡蛋糕就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两人欢欢喜喜的端着碗,齐齐道:“好。”

黄兰秀忍不住笑了,将锅里多余的油装到另一个干净碗里面,道:“妈,中午给您做顿好的。”

黄老太嘴里嚼着油渣,觉得特别香,看着闺女,笑得满脸褶子道:“好。”



围在外面的邻居,闻着这肉香,看着她将一大砣肉沫放到揉好的面团中,不少人馋的很,忍不住问:“秀,听说你闺女在早河那边卖发圈?”

提起女儿,黄兰秀眼中全是笑意,边烙着饼,边点头:“是,她跟她大伯合伙做小生意。”

又有人问:“听说卖发圈很赚钱?”

“也赚不了多少。”

众人不信,心想赚不也多少,你们能这样大手大脚的?

不少人打听卖发圈的事情,都被黄兰秀含糊带过,问不出什么。

也是,别人赚钱的东西,哪里会说。

虽有不甘,但也没办法。

人家烙好了饼,此时双胞胎兄弟的油米也买回来了。

大家总不好看着他们一家子吃,都离开了。

都在议论着:“这黄兰秀发财了,肯定会带着弟弟也一起发财。”

有人啧了一声:“谁能想到,咱村最穷的,居然开始走狗屎运了。”

旁边的老人道:“老话说的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叶瑾玉与叶大海两人在早河忙到十点多。

今天元宵,过来的人更多。

生意是特别好,但今天只有两人,明显就要手忙脚乱一些。

好在,也都忙过来了。

待人少了一些,也卖的差不多以后,叶大海开着拖拉机前往城里,知道侄女要存钱,他先来到城里唯一一家银行,中国银行。

叶大海将那蛇皮袋交给她,道:“进去吧,大伯在这里等着。”

他家的钱,没打算存。

他还是老一辈的观念,钱得在自己手上才安心。

对于银行,他多少有些不信。

再说, 过不了多久,他家就得建房买家具,到时候用钱的地方多。

“好。”叶瑾玉转身朝里走,此时的中国银行十分简陋,完全没有以后那样的气派。

里面除了一名保安,还有柜台两位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当柜员,并没有人来存钱。

此时,两姑娘正在闲聊,看到她进来,还有些惊讶的问:“同志,你有事吗?”

显然没觉得,眼前穿着一般,面黄肌瘦的姑娘,能存钱。

叶瑾玉将手中的蛇皮袋拿到柜台前,笑着道:“同志,我要存钱。”

她打开蛇皮袋道:“这里有一千二,你们数数。”

柜员在看到那一袋子被橡皮筋捆成一捆一捆的钱时,面露惊讶与狐疑,显然没觉得她能有这么多钱。

开口询问:“同志,你家是哪里的?家里人是干嘛的?”

叶瑾玉看着眼前柜员,一副如果说不出来,立马扭送派出所的模样。

淡定拿着户口本,道:“我家河柳村的,家里人务农,不过我最近做小生意,卖发圈,这是我自己赚的钱。”

说完,将自己头顶的发圈给她们看,道:“这样的发圈,不知道两位同志在外面有没有看到别人戴,那都是在我这里买的。”

柜员:“……”

虽然无语,可 又忍不住看向她手中的发圈,是个淡蓝加白色,中间是用粉红色线条的发圈,戴在头上很清新,还挺好看的。

叶瑾玉一看两柜员的眼神,立马开启销售模式:“这发圈现在可流行了,我正好今天有带来,两位同志要不要看看?”

也不等两柜员回答,转头大声喊着:“大伯,你将咱那袋发圈拿进来。”

叶大海就蹲在外面抽烟,听到声音,哎了一声,嘴里叼着烟,提着只剩大半袋子的发圈就进来了。

“……”柜员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什么为好。

就看着那中年男人将蛇皮袋打开,入眼是红色,浅蓝色,淡黄色,各种颜色的发圈,堆在那里挺好看的。



“你真的全部要?”

那位售货员大姐也是一脸惊讶。

叶瑾玉点头:“是的,要是便宜,我都想要。”

她翻了翻,发现里面都是颜色好看的,质感也非常好。

售后员大姐在惊讶过后,想了想道:“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去问问我们组长看多少钱?”

“好的同志。”叶瑾玉趁着她去问时,看了看那些衣服,十多二十块钱一件,想着等有钱了,可以给妈和弟弟们买几身衣服。

组长与售货员一起过来的,看着那一篓子碎花布,道:“同志,这里有十多斤的布,不少布还可以做鞋面,你如果真心想买的话,就拿一块钱。”

叶瑾玉也知道这确实很便宜了,痛快的给了钱。

可问题来了,这么多用塑料袋肯定装不了,可这么多怎么回去?

还是那位组长不忍心,在仓库找了个蛇皮袋给她装碎布。

叶瑾玉嘴甜:“谢谢同志,你真的是人美心善,下次我还来您这边买碎布。”

组长被她逗乐了,虽好奇她买这么多碎布要干嘛,但到底也没问。

叶瑾玉扛着这一袋碎布,又跑去买橡皮筋。

一毛钱二十五个橡皮筋,听说如果卖的多,还能够便宜。

叶瑾玉想两块钱买一千个,可惜售货员不同意。

磨了半天的嘴皮子,两块钱也才买了七百三十个。

本还想多买一些,可无奈身上只有这么多钱。

还得买线,买米,就只能等赚钱了再多买一些橡皮筋。

等又买了一些缝发圈的线以后,叶瑾玉将东西寄存了一下以后,直接去旁边的粮油站想买十斤米,却没想到这个要票。

叶瑾玉是真没想到,在这边的米确实是一毛七没错,但得票,没票买不了。

后来探听到,有的地方有米不要票,但那种米得三毛多。

叶瑾玉:“……”

意思是,不但没省一毛钱,反而还贵这么多?

她有些后悔买这么多橡皮筋了,毕竟米才是重点。

可买也买了,看着快到中午了,她只能左肩膀扛着蛇皮袋,右手提着橡皮筋,咬着牙像个逃荒的准备去找三毛钱一斤的米。

却没想到刚走出百货大楼,就听到车子按喇叭的声音。

转过头,看到了熟悉的车子,让她惊喜不已:“是你们呀。”

车子缓缓的开到她身边,正是宋亦行与卢清远。

叶瑾玉高兴道:“宋同志,卢同志,没想到又见到你们了。”

卢清远看了一眼办完事,就立马赶过来的闷骚战友,笑着说:“是呀,我们正巧办完事了,你这是准备回去吗?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回去?”

这么好的机会,叶瑾玉自然不会放过:“好的,真的是太谢谢了。”

毕竟自己扛着这么多东西,哪怕是去车站,也得费好大一番功夫。

“东西放到后备箱吧。”宋亦行下车,接过她肩头的蛇皮袋。

那么大一袋子东西,到了这男人手中,就像个有点大的玩具。

而她这才发现,自己在南方这种地方身高算高的,有一米六五。

可自己站在这位宋大帅哥面前,只到他胸口,估计有一米九。

肩宽腿长,堪比模特。

上了车之后,宋亦行依旧轻淡又低沉的开口:“还需要买什么?”

叶瑾玉点头,有些为难的道:“我还想买点米,但我没票,宋同志,你能找一个不需要票的地方吗?”

家里人还饿着肚子,现在也只能先买三毛钱一斤买几斤,等有钱了,买些粮票再多买一些米。

“嗯,对街巷子有一家米店,去那里买吧。”宋亦行平铺直叙的说完,再一次踩了油门,朝那巷子而去。

叶瑾玉看着,从头到尾都没什么表情的宋大帅哥。

想着,帅哥虽然非常冷淡,人却非常热心,是个好人。

这一点,在发现他带自己去的米店,居然不用粮票也只有要一毛七分,让自己依旧能够买十斤米时,更加肯定。

她不知道的是,她离开以后,卢清远慢了一步,悄悄拿出粮票。

老板是个瘸腿的,以前战场受了伤,一见那票,道:“这是不把我当兄弟。”

卢清远将票塞给他:“你小子可别这样说,这是人家老宋想要追媳妇,你找老宋去。”

说完,快步追上提着米的老宋,看着他做好人还跟个闷葫芦似的,心想就这性子,做好事还不留名,能追到媳妇?

他都为兄弟堪忧。

叶瑾玉自然不知道宋亦行帮了自己,看着剩余的钱,又买了一斤肉。

身上只剩下五毛钱。

不过她很开心,也很满足。

一路上宋亦行依旧寡言少语的开着车,卢清远知道自己战友对人家姑娘有意思以后,话语自然就更多了。

得知她还没找人家,看了战友一眼,在那里故意道:“巧了不是,我们老宋也没结婚,至今还单身着。”

叶瑾玉:“……”这夸张的语气,让人有点尴尬。

卢清远估计也知道自己语气夸张了,朝战友耸了耸肩,一副:兄弟,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的表情。

宋亦行没理会他,认真开车的他被绿色宽大的帽檐遮住了眉眼,也遮住了双眸中那一闪而逝的笑意。

等车子来到河柳村的时候,家家都飘着炊烟。

车子慢慢停在了叶家院子外面。

黄兰秀从田里做完事,正在家里做饭,没油没米的,一脸愁苦。

想去借米,却又不知道找谁借为好。

正在此时,听到车子的声音,跑出来就看到女儿从车上下来,还有两位军人同志提着东西,一时间瞪大眼睛僵在那里,脑子死了机。

叶瑾玉笑着喊了一声:“妈。”

又对帮自己拿蛇皮袋的宋亦行道:“谢谢你宋同志,今天真的辛苦你与卢同志了,现在也中午了,要不在我家吃了午饭再走?”

她今天买了米与肉,请人吃饭也不会窘迫。

宋亦行将蛇米袋与大包小包拿出来,怕吓着孩子,也就没进院子,听到她的邀请,摇头,简短道:“我们回部队。”

叶瑾玉也没强求,再一次感谢着:“有机会,我请你们吃饭。”

等她赚到钱,她想买些礼物好好谢谢他们,请他们吃饭。

要不是遇到这两位好心人,她估计现在还在城里找米店,米还得三毛多,根本买不了多少米。

宋亦行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的道:“不用。”

看着眼前的姑娘,难得开口:“你好好照顾自己。”

说完,离开。

卢清远与她挥了挥手,也上了车,两人开着车离开。

直到车子离开,黄兰秀这才回过神,声音有些颤抖道:“大丫。”

她是个担心软弱没见过世面的妇人,看见军人虽然敬,但更多的是畏。

此时,不少人都看到叶家大丫被一辆特豪华的大吉普送回来了,不少村民饭都没做了,熄了火就跑过来看热闹。

见车离开,赶紧八卦的问着:“大丫,刚刚那是谁呀?”

眼睛也看向她身边的蛇皮袋,以及一个布包着的东西,甚至还有那袋米,刚想着大丫这是找到厉害男人,发财了?

就听到叶瑾玉在那里大声解释着:“那是两位正直又善良的解放军同志,我今天不是找我爹要了五块钱去城里买米么,他们在路上正好见我扛着这么多东西挺辛苦,走不动,就好心帮我送回来。 ”

她不想众人去误会什么,自己无所谓别人说什么,可她不想为两位军人同志招黑。

村民们也早就听说大丫揍叶她爹的事,五块钱也知道。

看着这些东西是那五块钱买的,那两位军人同志也只是好心帮忙,不少村民觉得没八卦,又赶着回家做饭去了,毕竟吃完,下午还得做事。

等人离开,黄兰秀与儿子们将那蛇皮袋还有布袋拿进屋。

在看到不但买了十斤米,还有一斤肉时,兄弟俩都忍不住欢呼起来:“有肉吃了。”

黄兰秀看着这些大白米,想起今天大家告诉自己的那些事,眼眶有些红:“大丫,辛苦你了。”

“一点也不辛苦。”叶瑾玉搂住这个瘦弱又可怜的女人,将她有些散乱的干枯头发轻轻挽到耳后。

坚定道:“妈,您放心,有我在,以后咱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拖拉机来到早河时,这里已经人山人海了。

这里不好停车,叶大海得去找停放的地方,先让他们下车。

叶瑾玉带着双胞胎与叶瑾红,嘱咐着:“人多,你们别走散了,也别跟任何人走知道吗?”

到底还只是十多岁的孩子,她怕忙起来,要是遇上什么坏人就不好了。

三人点头:“好的,姐。”

拿着旧床单,跟在扛着发圈的叶瑾玉身后,几人打算找一个稍微空一点的地方。

叶瑾玉眼尖的看见树那边有个空地,也看到有个妇人提着一篮子土豆与红薯,也看中了那地方。

只见她扛着蛇皮袋几个健步就来到了树旁边,先到一步的她,直接将蛇皮袋放到地上,了,彰显着这地有人了。

那妇人头系一块三角红围巾,穿着一件蓝色印小花棉袄,脸上因为常年暴晒,十分的暗沉。

此时她提着篮子,身后有一个中年男人,胡子拉碴的,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面扛着几蛇皮袋。

一见自己看好的地方,被个姑娘给占了,顿时没好气道:“这位小同志,这地方是我的,麻烦你让一让。”

叶瑾玉看弟弟们过来了,拿出床单,淡定道:“大姐,我记得这里的地不是私人的,谁先占地,谁想摆就可以摆在这里。”

那妇人大嗓门道:“可我每一次来,都在这里做生意,你让一让。”

说完,直接踩过她铺好的床单,踩了个脚印。

国人的本质都是爱八卦,爱看热闹。

看着这,立马引来不少人驻足,将这里包围住了。

叶瑾玉看着那床单上的脚印,站起来冷冷盯着妇人:“你再踩我床单上试试?”

那眼神让妇人有些畏惧,却还是嘴硬着:“我踩了怎么着?”

叶瑾玉阴沉着脸,直言:“那你这脚会断。”

声音不大,但谁都知道,她不是吓唬人。

她从来不是个好脾气的人,谁敢欺负她,她绝对扛到底。

那妇人吓得连连后退了几步,在那里嚷嚷着:“你这小同志还有没有王法了?”

叶瑾玉道:“王法是给懂道理的人讲的,你要懂,我也给你讲。”

这话,让不少看戏的都笑了起来。

一开始还以为这姑娘是个不讲理的,可听着这话,再看着她模样斯文,倒是改变了些看法。

那妇人见嘴皮子上说不过,看着他们都是孩子,大声对身后的中年男人道:“当家的,别人都欺负你婆娘了,你还不张个嘴,你是死了吗?”

那男人却是个老实的,上前拉了拉婆娘的衣袖,道:“算了,我们再去找个地方。”

妇人一听,就要开骂,叶大海停好车,看到侄女与人吵架,立马大步向前,低声问:“怎么回事?”

妇人看着叶大海人高马大,没想到他们居然有大人,嘴中嘀咕了两句,对身后男人道:“今天真是晦气了,我们走。”

叶瑾玉的声音悠悠传来:“是挺晦气的。”

也不管那对夫妻,笑着对叶大海道:“没事。”

开始趁着人还没散去,将蛇皮袋里的东西倒出来。

看完戏要离开的众人,一看这花花绿绿的,不少女人又停下了脚步。

特别是一位穿着呢子大衣的女人,名叫陈婉,手中牵着一位八岁多的小姑娘,看到这发圈,问:“小同志,这个是什么?”

其他对这发圈感兴趣的,也停在那里看着。

叶瑾玉看着这位模样三十左右,穿着讲究的女人,笑容热情道:“姐,这个叫发圈,是扎在头发上面当头饰的,您看看我与我妹头上扎的。”

她与扎着鱼骨辫的叶瑾红展示给众人看,道:“这种发圈,不但好看,还不缠头发,而且不管是扎头发,还是盘头发,都很好用。 ”

她把自己的头发拆了,干脆利落的扎了一个丸子头。

她本就白净,脸又小,因为瘦,眼睛显得特别大,这几天显得不那么病弱了,模样是越发好看,再头顶扎个红红的发圈,哪怕她穿着一件大红棉袄,也让众人觉得,跟画上的人似的。

陈婉看着那发圈,确实也心动了,问:“多少钱一个。”

这一次,他们做了基础款,就是很小的那种,也只有一根橡皮筋的,道:“这个是三毛钱一个,五毛钱一对。”

她又指着另一边:“这种是五毛钱一个,这个八毛,这个一块五一对。”

当听到一块五一对时,不少人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这也太贵了吧,这么一点,八毛钱一个,抢钱哩?”

一块五,对于他们来说,可以买很多食用的东西了。

三毛钱的那个,他们倒是觉得可以接受,但那个很小,扎起来没大的好看。

叶瑾玉也不生气,只是笑着道:“大姐,您看看这发圈的布料与颜色,一看就知道是极好的布料,咱还得人工缝,光是这工钱,可都不少。

再说了,您要是去百货大楼买布自己做,可不是五毛八毛这个成本了。”

说完,她递给陈婉,道:“姐,您是个识货的,您摸摸这面料。”

看着众人那一副也想摸的模样,笑着道:“大家也摸摸看,是不是好料子,一摸就知道,五毛钱八毛钱的确实贵一些,可咱这个洋气呀,可比直接扎上橡皮筋舒服,又好看。”

陈婉确实喜欢,指着一个浅绿色印着金线荷花的发圈,又指着一个白色打底,紫色条纹的,以及一对丝绢红色蝴蝶结,上面还有要一对可爱扣子的道:“这几个我都要了,三块钱可以吗?”

众人一见出手就是三块钱,呦呵,是个有钱的。

“可以。”叶瑾玉笑着将发圈递给她,接过钱,说着吉祥话:“祝姐和姐夫工作顺意,事事如意,也祝宝宝身体健康。”

拿起一个三毛的小发圈,笑着道:“我一看姐就觉得亲切,这个送给您。”

谁都喜欢听好听的,陈婉看着她,想起她刚才挤怼人的模样,再看看着现在以及手中那小发圈,觉得这小同志是个有趣的,道了声谢,也道:“也祝你生意兴隆。”

旁边有人见她送了陈婉一个小发圈,也问:“我买一个,小同志你也送我一个呗。”

叶瑾玉笑眯眯点头:“可以的,只要满三元,都可以送一个。”

那人:“……”

可就算如此,围的人多了,看着那好看的发圈,再加上叶瑾玉的好口才,不少家里条件还可以的,还是舍得花上三毛,五毛给孩子买个。

蹲在远处卖红薯土豆的那妇人,看着自己这里冷冷清清没人问,而叶瑾玉这里围满了人,呸了一声,道:“我就说那里是风水宝地,被那小贱蹄子抢走了。”

男人蹲在那里抽旱烟,没有说话,毕竟婆娘之前还嫌弃那地方有颗树,挡了财路,他们也是找了一圈,没找到其他地方,这才又准备去哪里。

妇人看着男人不说话,更生气。

咬牙大骂:“遇事屁都不敢放一个,你怎么这么没事?老娘嫁给你,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越想越气,她在那里咬牙道:“明天我们早点过来,叫上我弟,我看谁还敢抢我那地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